029-89395579
“我是2014年冬開始養土雞的。2015年養了6000多只,掙了6萬多元。去年養了7000多只,由于價格下滑,虧了兩三萬。今年養了4000多只,其中有1000多只黑土雞,母雞有500多只,每天能產百十個綠雞蛋。這種雞蛋營養價值高,純綠色食品,沒有腥味,味道鮮美,我在網上賣,一塊多一個,供不應求。今年能掙4萬多......”2017年11月18日,寧強縣巨亭鎮桃園子村3組小伙周振華邊喂雞邊告訴小編。
圖為11月18日周振華正在給他養的土雞喂食。
對周振華來說,雖然他家以前每年都養了幾十只土雞,但大規模地養殖還是頭一回。2014年夏季,在父母的支持下,周振華自費到四川某養殖場專門去學習土雞養殖技術。兩個多月后,他回到家里,引進了1000多只雞苗,邊學習邊實踐,總算成功了。第二年,他擴大了養殖規模。
養雞不僅需要技術,還要人勤快。這對周振華一家來說,他們都做到了。但受市場價格波動大,尤其是遇到禽流感時,土雞價格就會大跌,甚至賣不出去。比如去年就是這樣。他虧了不少錢。但對周振華及他的父母來說,他們并沒有失去信心。
他父母只有他一個兒子,他妹妹出嫁了。2014年,他與代家壩鎮一位女子喜結連理,但他要管雙方的父母。不過,雙方的父母年齡都不大,目前都能勞動。為了增加收入,他在兩邊的家里都養的有土雞,總共有4000多只。因此,周振華兩邊跑非常忙。
圖為兩只公雞正在“打仗”。
以往,他養的是肉雞。今年,他改成了養殖土雞。因為土雞的價格比較好。今年他養的這些土雞渾身黑色,連肉皮都是烏的,產的蛋是綠色的 。
圖為母雞正在雞窩里產蛋。
這種黑色的土雞長的比較慢,個頭不是很大,但無論是它們的肉還是產的蛋,都非常好吃,比較暢銷。
冬季到了,母雞產蛋率下降了。因此,這些綠雞蛋比較暢銷,最高能賣到1.5元1個。
除了平時給這些土雞吃玉米粒之外,他和他的父母還要到地里去給扯一些青草回來喂。
圖為周振華的父親正背著一背簍青草回家
他家住的那兒原來有兩家,其中一家搬走了,他就把人家的舊土墻房子改建成他的養雞場。
圖為周振華和他的父親正在給土雞喂食青草
因為場地大,周振華養的土雞一般都是放養在山林里。盡管給這些雞喂食青草,但它們早就吃飽了,因此對青草不感興趣了。
圖為周振華正在整理綠殼雞蛋準備出售
圖為周振華養的土雞
除了養殖土雞之外,周振華和他的父母還種植了8畝銀杏、5畝杜仲苗。他還要抽空到外面去聯系一些香椿樹、核桃樹苗子賣,以增加收入。去年和今年銀杏葉子一共賣了7000多元。
圖為周振華的父親正在翻晾堆在屋子里的杜仲粒。
圖為周振華和他的父親正在銀杏樹地里扯草,
這些青草可以用來喂雞。
(文章來源:陜西省秦山源土雞養殖協會公眾號)